积木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积木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广州万隆主力资金连续流出反弹中挖补涨潜力

发布时间:2020-10-17 02:39:08 阅读: 来源:积木类厂家

广州万隆:主力资金连续流出 反弹中挖补涨潜力

截至发稿,沪指涨0.95%报3252.91点,成交量1533亿;深成指涨0.37%报11278.80点,成交量1112.9亿。盘面上,房地产、环保、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运输服务、有色、家用电器等板块下跌。

点击查看>>>个股研报一览 个股盈利预测 行业研报汇总  两市快速拉升,保险、地产股表现强势,次新股迦南科技等5股涨停。

截至发稿,沪指涨0.95%报3252.91点,成交量1533亿;深成指涨0.37%报11278.80点,成交量1112.9亿。  盘面上,房地产、环保、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运输服务、有色、家用电器等板块下跌。  广州万隆认为,周四早盘,股指在以保险、基建为代表的权重板块的带动下出现反弹。不过在量能的制约下,这种反弹的走势尚不能完全确认。特别是近日主力资金屡有流出之举,对行情起到压制作用。投资者在做多时还是要遵循震荡低吸的原则。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日沪港通资金出现了由北向南流的迹象,港股通额度使用率稳中有升,沪股则连续出现净卖出局面。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沪股通均呈现单日净卖出,出现资金离场。  本轮行情最先萌发时就有沪港通带来的外资入场驱动。之前沪指连续上涨,市场出现畏高情绪。AH溢价指数处于近几年的阶段高位,部分外资机构难免会采用减A买H的策略,虽然股指已经出现了连续多日的调整,盘面上也有先头资金入场。但指望股指出现之前的快牛上涨希望不大,炒作资金也逐步从溢价过高的板块中撤退,长线来看,指数更有可能步入慢牛行情。  在震荡慢牛行情中,之前股价一涨就飞的情况将会减少。因此在策略上,投资者就要多一份从容,不用太急的追涨杀跌。而且牛市的上涨都是轮动展开,短线操作上买入前期涨幅较小的二线蓝筹股或具有更大的安全边际。而对于长线操作者来说,频繁切换和折腾才是风险,耐心持股之前低位买入的个股,耐心大盘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所带来的低吸机会。?

高净值客户普遍加杠杆 九成投顾看高4000点  ——上海证券报·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2015年第一季度调查报告  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蓝筹股行情有人称之为“杠杆上的牛市”,这话一点不假,从上海证券报·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2015年第一季度调查结果来看,近九成投顾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操作过两融业务,加杠杆成为该群体的家常便饭。而杠杆的使用也的确给该群体带来了更为丰厚的回报,近半数客户去年四季度盈利超30%,四分之一客户甚至取得了跑赢大盘的佳绩。不过在这轮蓝筹猛涨过后,部分高净值客户对于杠杆的使用趋于谨慎,有六成客户表示短期欲减持获利较多的金融股。  经过去年四季度的蓝筹牛市“洗礼”,券商投顾年初再度集体看多:九成投顾认为今年沪指将站上4000点,有四分之一投顾甚至认为沪指今年有望站上5000点。在多数投顾看来,2015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状态,而改革将成为A股延续活力的最重要砝码。从投资机会角度出发,国企改革与注册制改革将是贯穿全年的两大主题。  就一季度行情而言,绝大多数投顾仍持乐观观点,最为看好的前五大行业依次是银行、券商、保险 、房地产和环保。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创业板吸引力的进一步下滑,投顾高净值客户对创业板个股的持仓占比降至近几个季度来的新低,部分投顾也开始采取“弃主题重防御”的创业板投资策略。  一、高净值客户普遍“玩杠杆”  四成客户盈利超30%  操作风格更为激进  上海证券报·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2015年第一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投顾高净值客户的操作风格方面,进取型占40%、平衡型占56%、保守型占4%。相比前一季度进取型的投资者比例提升了4个百分点,显示经过一个季度的牛市氛围感染,高净值客户整体操作风格趋于激进。  这一现象在仓位数据的调查统计上同样有所体现,调查显示,投顾高净值客户目前投资仓位在“80%以上”、“60-80%”的占比分别为23%和46%,两项比例分别较前一季度上升了8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去年四季度大丰收  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四季度投顾高净值客户斩获颇丰:盈利在0-30%之间的客户占比为39%,盈利在30%-50%之间的客户占比为15%,盈利在50%-100%之间的比例为23%,另有3%的客户盈利超过100%。盈利在50%以上的客户占比达到26%,这也意味着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投顾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的牛市中跑赢了大盘。  整体盈利大幅提升的同时,投顾高净值客户的资产规模也在迅速扩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资产区间在“100万元左右”的客户占比为30%,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下降了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资产区间在“100-300万元”、“500-1000万元”、“1000万以上”的客户占比均较前一季度有所提升。  “在市场行情大好情况下,的确有很多客户实现了资产的迅速增值,比如我们有一个客户去年10月底全仓买入了中国铁建 ,年底市值翻了一倍多。另外,行情向好也使得一些客户去年追加了股市投入,所以客户的资产规模基本都有所上升。”申万上海某营业部投顾人员表示。  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近八成的投顾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主动加仓。从主动加仓股票的品种看,71%的客户选择了大盘蓝筹股、28%的客户选择了中小盘股、仅1%的客户选择加仓创业板股。  创业板参与度降至新低  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四季度尽管仍有七成的投顾高净值客户购买过创业板股票,但这一比例却是几个季度来的最低。从创业板股票占持仓比例来看,超过七成客户持有的创业板股票都在两成仓位以下,这也是最近几个季度以来创业板最受冷落的一次。  但另一方面,有八成高净值客户在去年四季度购买过大盘蓝筹股,且有超过半数客户当前蓝筹股持仓占比仍然超过了40%。蓝筹股与创业板股的跷跷板效应明显。  六成客户短期欲减持金融股  去年四季度获利颇丰的投顾高净值客户短期操作趋于谨慎,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手头有盈利的金融股,64%的高净值客户倾向于“减持一部分,调仓至其他未涨的板块”这一选项,仅四分之一不到的客户选择“坚决持有”。  相比前一季度,高净值客户追加股市投入的意愿有所下降,35%的客户近期“准备加大股市资金投入”,但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大幅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六成客户均表示近期“不打算对证券资产投入进行大幅调整”。  另外,在股市异常火爆的去年四季度,高净值客户群体对于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投资兴趣也进一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仅不到四成的客户在去年四季度中增加过上述产品的投资。  不仅如此,当前固收类理财产品对于高净值客户的吸引力仍在下滑。假设需要锁定一个月,40%的高净值客户需要“6%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才会考虑撤出股市资金去配置该理财产品,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选择“其他”的客户比例则从前一季度的10%上升至18%。  “股票赚钱效应太大了,客户对于固收类产品的兴趣普遍不大,不愿错过可能到来的更大牛市。”有投顾表示。  市场风格切换至大盘股模式后,蓝筹股自然备受追捧,调查结果显示,62%的高净值客户目前更倾向于持有大盘蓝筹股,这一比例在一个季度前仅为20%;26%的客户更倾向于持有中小板股;选择创业板股票的客户比例仅为1%。  从持有股票数量上看,当前持有“2-3个股票”的高净值客户最为普遍,占比为35%;持有“3-5个股票”和“5-10个股票”的客户比例分别为30%和23%。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前一季度,持有“5-10个股票”的客户比例明显上升。也就是说,随着牛市节奏渐起,高净值客户持股数量有上升趋势。  逾八成高净值客户加杠杆  两融余额在去年四季度迅猛攀升,调查结果显示,投顾高净值客户也是加杠杆的主力军,去年四季度有83%的投顾高净值客户参与过融资融券业务。从开户时间看,69%的客户在去年三季度之前就开通了融资融券业务,27%的客户在去年三季度中开通了该业务,开户率接近100%;从两融使用特点看,绝大多数高净值客户是用于短线炒作。调查结果显示,55%的客户倾向于“融资买入市场热门题材股,进行短线操作”,42%的客户倾向于“继续融资买入已经持有的股票”,仅3%的客户尝试“融资买入非标的股票”。  在杠杆使用率上,绝大多数投顾高净值客户还是较为谨慎。调查显示,对于给予的融资授信额度,34%的客户通常以“1.2倍”杠杆操作,52%的客户通常为“1.5倍”,仅一成左右客户会以“2倍”或者“用足授信额度”方式使用杠杆。  面对各类加杠杆工具,更多的投顾高净值客户只愿使用两融方式,愿意使用杠杆基金、券商资管产品等投资工具增加杠杆的客户占比不足三成。  不过经过此前一个季度的快速拉升,部分高净值客户在选择使用杠杆工具上开始偏向谨慎。调查结果显示,38%的客户表示将“控制风险,降低杠杆”,34%的客户仍然“情绪高涨,继续加杠杆”,另有24%的客户表示将“保持原有杠杆”。  二、经济冷政策热  一季度继续期待改革红利  经济下行政策保驾  去年四季度经济数据的超预期下行给宏观面再度蒙上阴影,从调查结果看,投顾群体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更趋谨慎:40%的投顾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偏冷”,7%的投顾认为“过冷”,两项比例较前一季度均有所上升;仅13%的投顾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偏热”,比例较前一季度显著下降。  “12月汇丰PMI仅为49.5,大幅回落至荣枯线下,显示出中国经济活力在加速下滑。从最高决策层的一系列表态看,国家对于经济增速下降的容忍度在提高,同时考虑到地方债务问题、美联储加息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大家对于接下来的经济表现并不乐观。”东北证券一资深投顾表示。  但话虽如此,投顾群体对此却并未表现出太大担忧,实际上,“经济越不行,政策越给力”已渐成业内共识。去年四季度央行出手降息,被普遍视作新一轮降息降准周期的开始。因此,尽管经济预期趋冷,但投顾群体对于政策的预期却在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42%的投顾认为目前宏观政策状况“偏松”,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大幅上升了18个百分点,且连续第二个季度显著上升;43%的投顾认为目前政策状况“适度”,比例相较前一季度减少了12个百分点;仅11%的投顾认为“偏紧”,比例为近三个季度最低。  改革主题将释放更多活力  从2014年过渡到2015年,改革依然是资本市场乃至我国经济不变的主题。从去年的热身到今年的全面铺开,投顾群体对于改革的正面意义更趋认同。  调查结果显示,71%的投顾认为2015年“改革将从部署进入到具体落实阶段,利多预期持续发酵”;22%的投顾认为,2015年“改革落实程度不够,效果不及预期”;3%的投顾认为“不好判断”。相比前一季度,对改革持积极观点的投顾数量明显增多。  调查结果还显示,从影响A股市场角度看,64%的投顾今年最看好国企改革,17%的投顾最看好注册制改革,其他领域的选择比例则均在6%以下。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注册制改革开始得到越来越多投顾的关注,选择比例从前一季度的7%跃升至当前的17%。  “在经历2014年大面积停牌重组之后,今年国企改革肯定是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但随着2015年注册制大幕即将拉起,这一本身紧贴资本市场的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也会精彩纷呈。”有投顾人员坦言。  更多的投顾认为,注册制推出对A股市场将产生正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46%的投顾认为注册制推出是“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将利好股市表现”;40%的投顾认为这意味着“市场供给端放大,利空股市”;14%的投顾认为“难以判断”。  六成投顾认可降息周期来临  投顾群体对于2015年的货币政策基调高度乐观,调查结果显示,61%的投顾判断今年货币政策“将进入降息周期,降准与降息交替进行”;34%的投顾判断“难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维持现有基调”;仅1%的投顾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较去年偏紧”。  不过对货币环境保持宽松预期的同时,投顾群体对于短期内资金价格下行仍持谨慎态度。调查结果显示,24%的投顾认为今年一季度资金价格将“继续上升”,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反而上升了5个百分点;51%的投顾认为一季度资金价格将“维持高位但不会上升”;近两成左右投顾认为“将呈下降趋势”。  七成投顾仍看空地产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仅18%的投顾认为房地产行业将触底回升,而对此持否定观点的投顾比例则高达七成。相比前一季度,投顾群体对房地产拐点论的认可度有所降低,反过来也说明对房地产的谨慎预期有所抬头。  调查结果还显示,41%的投顾判断未来房地产政策“将继续放松”,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大幅下滑了14个百分点;而相信未来房地产政策“不会继续放松”的投顾比例则上升至近五成,由此也可见对地产放松预期有转冷迹象。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在削弱,这样的观点开始得到越来越多投顾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63%的投顾认为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对宏观经济“影响一般,对经济影响在弱化”,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继续上升;32%的投顾认为“影响很大,将决定经济走势”,比例较前一季度继续下降。  继续看好两融扩容  2014年是券商两融业务飞速发展的一年,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后两融规模飞速扩张,短短几个月就从5000亿窜上万亿规模。时钟转入2015年,这一股市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能否继续保持上升态势甚至维持增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投顾对此仍很乐观:63%的投顾认为今年一季度两融“能持续攀升,市场融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31%的投顾认为“不会持续攀升,融资需求已经接近天花板”。  但在增速判断上投顾群体均分成两派:半数投顾认为只要融资没有上限,今年两融余额就能保持去年的速度;另一半投顾却认为,今年两融余额增速肯定要下降。  股市风险呈现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在投顾群体心目中当前股市前三大风险分别是“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超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选择比例分别为20%、16%、12%。相比前一季度上述三项比例均有所下降,且风险因素呈现多样化趋势,比如“出现大面积信用违约”、“题材股整体估值偏高”、“热钱大量外流”等选项也均占据了一成左右的比例。  “形成本轮牛市的原因本来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两项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大盘短期波动,但要说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大盘趋势改变,可能还不至于。”申万某资深投顾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季度投顾最为关注的市场风险之一——经济增速下滑,目前在投顾群体中引起不小的分歧:46%的投顾认为,经济下滑有可能超出预期,仍将是市场的主要风险之一;但45%的投顾却认为,经济下滑预期市场反应已经很充分,不再是影响股市的关键指标。  展望今年一季度,投顾群体认为能够推动A股走强的前三大因素分别为“各项经济改革措施落地奏效”、“场外资金跑步入市”、“流动性转宽松”。由此可见,在各项市场因素中投顾群体当前对于改革以及流动性这两大要素最为期待。  三、近九成投顾年内看高4000点  一季度仍是蓝筹当道  看多预期更趋一致  去年四季度A股一波数百点的飙升行情令所有预测成为浮云,场内乐观情绪爆棚,牛市周期开启论不绝于耳。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面对未来的行情投顾群体信心十足。  具体来看,对于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走势,50%的投顾判断将“上涨5%以上”,39%的投顾判断“涨幅介于0-5%之间”。也就是说,近九成投顾看多未来一个季度的行情,呈现一边倒格局。另外,超六成投顾认为今年一季度上证综指有望突破近一年来的新高。  对于一季度沪指波动区间的判断,42%的投顾认为上限将在“3500点附近”,9%的投顾认为上限将“突破4000点”,另有8%的投顾认为“牛市不言顶”。另一方面,47%的投顾认为一季度沪指波动区间下限将在“3000点附近”,42%的投顾认为在“2500点附近”,认为大盘将回到“2000点附近”的投顾比例仅为4%。  在市场走势的预测上,投顾的观点较为均衡,30%的投顾认为一季度A股将呈现“前低后高”格局,24%的投顾认为将是“前高后低”,37%的投顾则认为,一季度A股很可能呈现“指数反复震荡,部分板块大涨”格局。  蓝筹股将强者恒强  A股延续数年的题材为王时代在过去一个季度的蓝筹疯狂中戛然而止,市场风格的逆转到底是暂时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一季度A股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构,43%的投顾认为将是“蓝筹股继续高歌猛进,一枝独秀”;38%的投顾认为“市场将走向活跃,蓝筹股与题材股轮番走强”;仅16%的投顾认为市场将回到“题材为王,热点在题材股间不断切换,而其余板块缺乏机会”的格局。  多数投顾认可牛市来临  在上证综指全年波动区间的判断上,61%的投顾认为上限将在“4000点附近”,20%的投顾认为在“5000点附近”,7%的投顾甚至认为将“达到或突破6000点”,看多热情空前高涨。而在波动区间下限的判断上,仅3%的投顾认为上证综指会回到“2000点附近”,相对更多的投顾判断下限在“2700点附近”。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半数投顾都认为2015年全年高点将在二季度出现。  去年四季度的蓝筹股暴涨行情可以说超出了绝大多数市场人士的意料,回过头来看,其是否具有引领牛熊转换的标志性意义,还是仅仅是历史脉冲行情的又一次重复?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投顾认为,本轮蓝筹股行情是“场外资金大举入市,预示着牛市周期正式开启”;但也有三成左右的投顾对此持否定观点,认为这仅是“类似以往蓝筹股的脉冲行情,不具备反转意义。”  从推升这波行情的场外资金来源看,“理财产品搬家”、“房地产资金搬家”、“储蓄搬家”成为投顾心目中的前三名,选择比例分别为31%、25%和17%。值得一提的是,仅有14%的投顾认为主要来自“外资涌入”。  创业板强势难再续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投顾认为创业板指在2015年不会延续2014年的强劲走势;相对更多的投顾认为,创业板指在2015年将跑输大盘。  对于创业板公司出现的业绩分化对创业板格局的影响,53%的投顾认为“股价亦有体现,未来创业板会进一步分化”;29%的投顾认为“本来就是炒作,对原有格局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16%的投顾认为“创业板公司业绩难以匹配高估值,存在泥沙俱下的可能”,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上升了7个百分点。  在对创业板公司2014年的业绩预测上,两成投顾判断将“继续整体低于预期”,72%的投顾判断“会延续分化个局”,仅4%的投顾判断会“超出市场预期”。  在具体投资建议上,不少投顾开始转向防御性思路。调查结果显示,34%的投顾建议创业板“继续坚持主题性投资思路”,这一比例较前一季度大幅下滑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7%的投顾建议“转向估值较低的防御型品种,适当降低仓位”,比例较前一季度大幅上升。  一季度看好金融、地产  在投顾一季度看好的行业排名中,前五名分别为银行、券商、保险、房地产和环保。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既是投顾最为看好的行业之一,也是其最不看好的一个行业。因为一季度投顾最不看好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钢铁、煤炭和房地产。  “其实现在大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观点分歧很大,一方面,作为大盘蓝筹股的绝对代表,房地产既符合目前的行情特征,又具有低估优势,因此被一部分人看好。但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进入衰退期又成为部分机构的共识。如果政策放松预期出现逆转,这一行业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国泰君安证券某投顾表示。  80、90后渐成开户主力  在四季度开户的投资者中80后、90后已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力军,调查结果显示,六成投顾均表示其营业部在去年四季度开户的投资者中80后、90后都超过了半数。  不过从资产规模上看,这些资本市场的新参与者普遍“财力”有限,10万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又以5-10万元规模的最为普遍。(上海证券报)

十大私募论剑2015:A股或迎来一个超级大牛市  1月14日,国信证券召开2015年度策略会暨创投私募高峰论坛,十位私募大佬齐聚国信,包括邱国鹭、敦和投资张志洲、博道投资莫泰山、上善若水侯安杨、东方港湾但斌、明达投资刘明达、菁英时代陈宏超、武当资产肖志虎、景林资产张晓刚、多和美投资张益凡等。中国基金报整理了他们的投资观点,以飨读者。  邱国鹭:投资机会在蓝筹 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一如既往的悲观  要看2015年,先回顾2014年。为什么去年下半年如火如荼的行情能起来?其实很简单,有三个原因,内因是蓝筹股低估,外因是降息降准,市场对流动性预期,第三原因是前两个原因合力导致的结果,是民间资本的重新配置,从券商、基金的开户数来看,每个账户平均资金量,过去几个月增量资金来自高净值客户。  从散户角度,股票型基金增长不明显,稍微有点滞后;从机构来看,机构的增仓不是特别明显,包括基金公司、保险和一般法人。所以从投资者结构来讲,过去三到六个月增量资金一部分来自加杠杆,而本金来自高净值客户。  2015年先看经济的基调,整个经济我认为是不瘟不火,不像有些观点认为那么乐观,也不悲观,目前流动性放出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增长当作首要目标,我相信中央政府的资源要在经济现在增速上托底还是绰绰有余。  但也不是太乐观,这要看三驾马车。首先看出口,2015年的出口不特别好,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油价、铁矿石跌的很厉害,但中国出口有一半到第三世界国家,但第三世界国家对能源价格依赖很强,石油卖不掉,对中国进口就会下降,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国内消费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趋势原来都是同步,但过去两三年出现分化,体现出中国经济低端出口的竞争力在下降,另外美国国内能源结构的改变,高端行业在本土,IT创新和服务业对中国进口的依赖不明显。  从消费来看,在广大的中西部表现会不错,但客观来看,比如安徽省的零售,安徽省的投资领先零售一年,之间的粘合度很好,在很多中西部省份,经济有八成靠投资拉动,投资不行,过一年消费就体现出来。其实消费是车,不是马,自己拉动不容易。  第三最复杂的是投资,过去二、三十年的主动推力,其中是靠产能扩张和承接国际产能转移的过程。但今后工业投资增长很难,因为劳动力、环保、土地成本上来、货币升值等成本因素,决定不可能靠产能转移和产能扩张来推动投资,所以工业投资不会太强。而地产过去是主推力。大家都说中国地产有一点泡沫,其实有一点泡沫是分成两部分,在三四线供应过大,而一线和部分二线是价格偏高,其实供求基本平衡,甚至北上广深是供不应求。地产不是传统泡沫,不是供应量大价格高的情况。所以中国的地产泡沫在结构分化的情况崩盘的概率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看地产公司的销售,一二线城市占比较大,所以对地产影响不大,不过从钢筋、水泥上游产业链来讲,是三四线城市决定供应量,但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在那里,人口在流失,需求不在那里,这一次降息降准能有多大的直接的拉动力度,这有待观察。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讲,对利率不敏感,只有房地产对利率敏感,所以降息降准是否刺激经济,关键需求端看地产的新开工量,三四线城市是否会有反应,我认为初期反应不会太明显,但多次降息降准会有效果。  有人说,蓝筹股股价涨了80%,但基本面没改善。其实这很正常,我写过“三种杠杆四种周期”,第一波行情起来一定是金融股,和杠杆没关系,基本大行情的第一步没有基本面的支持,纯粹是估值修复的过程,第二波能不能转移到运营杠杆和经济起来,关键是看地产、基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今后三到五年的大主题是地方政府的融资转为中央政府的融资,或是地方政府融资中央政府来担保,之前8%的利率融资降到3%。  总体而言,投资来看,工业投资不行,地产投资初期不一定,房地产销售是开工的领先指标,如果继续持续,大家会更乐观,看库存的去化。第三看基建投资,基建投资是托底,但不乐观,主要看资金来源,资金到账需要时间,所以瓶颈不是项目,是资金。  去年下半年,大多数内陆省份的财政收入增长情况不好,更为要命的是三百个城市卖地收入同比下降大于40%,土地是地方政府的硬通货,除非有非常快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但不是立竿见影,是系统工程,完成之前是否会有刚性兑付事件。我认为2015年会是风险年,伴随着1万亿的杠杆,杠杆是双刃剑,这一轮行情起来是中国第一次有杠杆的牛市,还要看到银行结构性产品,杠杆远超过券商两融,一旦波动引起强行平仓,所以短期价格波动没法控制。  2015年总体来看,经济不是太乐观,但股票投资并不悲观,这还是个估值修复的过程,很多人说创业板和蓝筹股修复过程完成,上证指数涨了75%,蓝筹股平均翻一倍,创业板算是持平,指数还是在1500点左右,很多人认为个股调整结束了,但我认为并没有结束。我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一如既往的悲观,创业板的分化很明显,有的企业过去几年利润有30%的增长,而有的是负增长,创业板平均PE是七八十倍,我认为三十个公司中只有一个能支撑这样的增长。  从蓝筹股来看,万科、浦发、中国建筑等我喜欢的股票,原来3倍多的估值,和创业板差20倍,现在这些蓝筹股的PE回归到7、8倍,和创业板还差10倍。我认为这些行业格局很清晰,龙头地位谁也颠覆不了,你们认为是夕阳行业,但我认为中国经济还是很坚挺,发展二十年,每年增长5%就行了。我认为蓝筹股还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小股票的话,要注意看最近很多重组的打开是跌停的,这是个信号,产业资本是聪明的,今后不继续玩,有结构性专户在里面做,内在风险很大,自信看,新进来的资金,券商开户平均体量40几万,高净值客户很多,他们很多是做实业的,所以我对股市不悲观,那些客户里面有一些中小地产老板三四线城市卖房之后不拿地,这个时候就去买股票,整天受银行剥削,自己一年才赚一千万,那就直接买银行股。  2013年9月,蓝筹股低点的时候,我看空电影和手游,看多金融,三五年内互联网金融不可能颠覆银行。我现在最希望个股卖空,一旦个股卖空,你可以看到创业板开始跳水,其实券商考虑做互换,做个衍生品卖空小股票肯定有很多需求。我认为2015年投资有机会,核心看降息降准的时间、频度和力度,就这一个指标,决定了地产的复苏,房地产销售持续复苏之后,看房地产新开工有没有复苏。所以我认为今年蓝筹股有反复,但有机会,我将和国信发一个私募,高瓴资本领先认购5个亿,有了正确的投资方法,资本都是来找你的。  现在的资产配置转移刚刚开始,这一波行情短期看民间财富的配置转移,长期看国际资本的转移,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净资产大概150万亿美元,在中国市场的配置1%不到,如果拿个2%过来,那就是3万亿,所以现在是刚刚开始。  从估值来看,沪深300的PE是十三四倍,是市值加权的PE,如果看中位数是不便宜的,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是不便宜的,但有一部分低估的修复没完成,2015年看利润增长不可能,但个别个股可以预期。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销售和工业附加值是高度相关的,工业增加值在8%的时候,企业销售收入总体增长是零,现在你希望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很快是不要指望的,你要指望估值的拉升。  那么,什么样的股票有估值抬升的空间,美国经过16年的熊市,股票的末日,平均PE7倍,利率往上加,中国民间利率18%,未来实际利率敏监理吕往下走,利润大增长过去了,这个时候是找估值修复的时候,看哪个领域有估值修复的空间,PE15倍是合理的,中国找股票我喜欢招很便宜的,三四倍,行业格局很清晰,三四家在做,团购很多都死了,真正的机会在蓝筹。  我认为这就像美国的1982年,美国1982年也经历了16年的熊市,美国的平均PE是7倍,美国当时的利率是18%,开始往上涨,但是中国的利率是7%,但是民间利率是很高,你指利润是怎么样一个大增长,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你现在是找估值修复的时候,而不是找利润增长的时候。你就看哪一个领域还有估值修复的空间,我一直认为中国合理的PE在15倍之内是可以接受的,欧洲这么慢,它15倍的PE都可以支撑,我们为什么不能支撑?我们有14亿人有很多产品,在中国我找股票喜欢找很便宜的,三四倍的PE,此外,行业格局很清晰,“数月亮不数星星”,这个行业就一两个人来做,不像这两年很火的P2P有两千家在做,你知道谁能做好?新兴产业确实发展起来了,但是我一直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创业板也可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所以真正的机会还是在蓝筹。  博道投资莫泰山:市场还有进一步的机会  莫泰山:首先,感谢国信证券,盛况空前的现场,来之前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很荣幸,国信的会更国信的股票一样,股票买不着,会议进不来。  市场是难预测的,所谓的新年展望其实是投资者所交的作业。  做股票越做到后面,其实发现市场是很难预测的,甚至有人提出关于测不准原理,其实也一定程度上适用市场的,所以所谓的展望是每年都要交的作业,我也要交这个作业,每一位投资股市的人都要交这个作业。我是一份作业,我把我的作业交给大家看一下,最后市场判下来,也不知道谁高,所以仅仅是一份作业。  2014年行情产生的原因:第一,市场流动性增强;第二,投资者预期提升;第三个就是资产利率的下行;第四个就是资产配置的转移;第五个就是场外资金和海外资金的入市。  在开讲之前,我来简单地说一下一个等式,就是股票价格等于每股盈利乘以市盈率,就是P=EPS*PE,这揭示了理想股票价格的两个方向,盈利的增长是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相关的,换句话说就是股票的价格和公司每年的盈利增长有关,第二个因素就是PE,影响PE的因素可能就很多,它可能跟流动性有关,公司的盈利不增长,基本面的改善,但是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了,同样的东西,这个时候大家愿意付更高的价钱,这个时候股票也会涨,另一个是市场的预期,东西还是一个东西,中国平安还是中国平安,但是大家的预期变了,这个时候的中国平安看起来更美好,这个时候大家愿意给中国平安更高的市盈率,这个时候也会驱动股价的上升。  所以讲到这里,这轮行情其实从去年七月份就开始了,走了已经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是单轮驱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基本面的改善,还是围绕PE估值做文章,比如说改革提升了风险偏好,大家的预期越来越好,觉得有希望;第二就是六月之前,大家的预期是很悲观的,或者说预期很糟糕,但是央行创造了很多新型货币工具,在某个新的时点,比如说PSL出来之前,我说,这个风险好像下降了,我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得了心脏病,病发作的时候,这个PSL就在你病发作的时候就给你拉走送到医院,这个时候对经济硬着落的预期风险在下降,第三个就是资产利率的下行,第四个就是资产配置的转移,这个市场已经谈论很多了;第五个就是场外资金和海外资金的入市,所以说我们来回顾的话,就是这几个因素带来的行情,这几个因素大部分和预期有关,和流动性有关,所以其实去年行业内有一篇报告很有名的,国泰君安的一个黄燕铭的研究所长,有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股票价格不是树上的花儿》,他的意思就是股票开不开花儿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人心里要开花,投资者心里开花儿很重要,所以说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大家心里的花儿都开了,刚才是回顾。随着这一轮行情的启动以来,争议还是很懂的,主要还是围绕基本面不好的情况下能不能有一轮持续的、比较大的行情。  A股行情类似1996年到2001年的单轮驱动行情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至今的行情;不应看做是简单的市场躁动,而应该关注这些行业利润改善的信号;而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改革的信心,基于经济转型在很多领域已成星星之火的态势。  所以说会走哪条道路,可能认可比较多的第一种看法,是类似于1996年到2001年,那时候经济也不好,几年下来经济下了一半,当然利率也降了超过一半,但是股市几年下来涨了百分之两百,所谓弱经济、强股市的组合,就是说如果大家回忆过去的话,就会强烈感受到1996到2001年的行情和2006、2007年的行情是没办法比的,从涨幅角度来讲,从行情把握的容易读度来讲,都是没办法比的,核心的原因就是1996年那一轮行情是一轮单论驱动的行情,而2006、2007年是双轮驱动的行情。  第二个是观点类似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通过大幅度的降息,量化宽松以后的,通过量化宽松带来实体经济的恢复,先有货币的宽松,成功帮助经济完成去杠杆,然后有实体经济的稳健复苏,行情持续时间会比较长,走得会比较健康。  以目前看来,还很难对两种判断做出取舍,基于经济转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基于改革效果需逐步见效的认识,短期1-2年的时间内我们确实应该看不到中国经济全面、系统的复苏,从这一角度看,第一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本轮行情中,部分周期性行业股价已经开始启动的现实,结合微观的证据,我们不应看做是简单的市场躁动,而应该关注这些行业利润改善的信号。而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改革的信心,基于经济转型在很多领域已成星星之火的态势,我们似乎更应该支持第二种观点。  观点:继续降准降息,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投资机会:关注是收益于改革红利的(国企改革、土地改革);第二个是获益于降准降息的行业的;第三个是收益于全球版升级版的行业,自贸区,一路一带;第四个是成长股,是真正的成长股。  这其实也是我今年的一篇文章吧,所谓的第三条路线,行情呢因为降息、因为大家的预期,我觉得估值修复已经走的差不多了,纯贝塔的行情,现在改革也做了,利率也降了,确实有一个估值修复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讲的比较难听,从阴间的估值走到阳间的估值,我们整个经济是在转型的,我们还在改革,如果改革有进展,我们还有一个阿尔法的行情,如果说要看短一点,就是市场还是进入了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进入了一个均衡区间,我把它叫做进入一个中场休息的阶段,不会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进攻,成长的表现会更加突出一点,会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中场休息以后会怎么样,我们会观察,利率会不会继续下行,第一个是会不会继续降准降息,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第二个在降息降准之后,我们的经济会怎么样,我不敢说一定会怎么样,我们还是需要观察。投资机会的话第一个关注是收益于改革红利的,国企改革啊,土地改革啊,第二个是获益于降准降息的行业的,第三个是收益于全球版升级版的行业,自贸区啊一路一带,第四个是成长股,是真正的成长,不是说你放在创业板里就是成长。  风险因素:通缩是否会真正形成并加剧、关注整体社会债务率的情况  在风险因素呢,我们也要关注的,从宏观层面,我们需要关注通缩是否真正会形成并加剧,在消除过剩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通缩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通缩的环境中,收入会趋于下滑、企业盈利趋于恶化,容易爆发资金链断裂和信用违约事件,是需要警惕的风险;另一方面,我们还需关注整体社会债务率的情况,如果我们新常态的取向、宽松的措施、改革的方针,无法阻止债务率的逐渐攀升的话,那风险其实在累积而不是释放,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对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而在市场层面,本轮行情是在一些新的条件下起步的,以往任何一轮牛市没有股指期货相伴,也没有融资及各类杠杆配资工具,而本轮行情,由于具备这些加杠杆的工具,会加大行情的波动和震荡,尤其在指数超越其合理均衡水平后,哪怕是短期的大幅调整也会吞噬很多累积的盈利,需要投资人引起足够的重视。  伴随着各种结构性的杠杆的运用,以前任何一轮牛市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这是一个新的现象,15年是波动性的一年,在这一样一个情况下,如何利用波动性而不是被波动性伤害,肯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在是一个中场休息的阶段,我们等待这个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的动作,我们认为会有进一步的动作,我们认为市场还有进一步的机会。  但斌:中华民族这一代人可能面临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牛市  我原来在君安研究所的时候专门是负责市场研究,所以我偶尔看一下市场的判断,当2012年8月份的时候,我正好是看了一下月线图,因为有十年技术分析所谓的功底,我看到正好大霄也在那吆喝钻石底,因为有很多人骂他,我替大霄说几句话,如果放在未来的历史长河里面,钻石底和玫瑰底显示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判断和结论。  我两个月前跟一个朋友交流,他是一个很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总,他们当时大概有三千多亿的资金,我说如果我是你我去把茅台举牌了,我去把招商银行举牌了,我去把我认为低估的东西全部举牌了。到了2014年底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安邦在做这样一件事,这个朋友说现在他们很后悔。但是实际上在2012年的那一刻,我们说玫瑰底,如果对于超大资金来说,如果每天买十亿的话,十几上用两年时间去建仓,这是会有的,而且追涨对于超大资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你只能相对来说做一个体现判断,你如果提前两年认为这是一个真正大底,你买入,那么现在就是一个收割或者是再继续看着这个股市在继续增长的过程,当然我们比大霄的钻石底更彻底的一点是,好几位朋友都说不要做长远的预测,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超长远的预测。  在2002年8月份,我们说这个牛市可能会漫长而短暂,可能会持续到2012年,我实际上在2012年8月份是给出这样一个判断,当然现在可能很多朋友也在说牛市,包括赵丹阳同志也在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牛市,人类历史可能会存在很多年,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牛市,但是我可以有一点是比较赞同他的,这确确实实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一代人可能面临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牛市,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而且我认为这个玫瑰底,不是相当于美国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我认为相当于是美国1942年开始的一个阶段,1929年到1933年,大危机之后一个大反弹,然后又下来,然后从1942年开始二战正High的时刻,美国市场展开了至今为止最伟大的行情,我认为2012年8月份,实际上是6月份见底的,1847那个位置见底,这个位置应该有可能是类似于美国的1942年的时刻,所以如果它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原来在境外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我个人倾向于我这个判断应该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个时刻就是美国1942年的时刻。 当然在历史穿越的岁月过程中,有很多的可能会导致市场有阶段性调整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看到1962年之后美国市场的调整,但是总的来说放在历史场合当中,这个资本市场会显示出真正的价值所在,从新一代领导人2013年上台到结束,按照7%的增长,就是10年翻一翻,我们的GDP是100万亿左右,如果我们的证券化率是1:1的话,总市值在习主席执政结束的时候,应该是在100万亿,如果遇到像2007年情况下,就是130万亿,当然,这个130万亿和100万亿,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股票内生性增长,一个是外延式扩张,如果是内增性增长,你长期持有这个企业的增长会非常完美,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外延式扩张。  对于今年,我个人判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火焰的一部分,我觉得是牛市,企业的估值恢复正常合理,就像我们邱总说的股票恢复到合理价值的一部分,可能就相当于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的估值修复过程。海水这部分,我个人倾向于可能是中小板和创业板,我们在2007年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回过头看,我们总结比方像茅台,我们实际上从2007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一股都没有卖过,到2004年到现在一股都没有卖过,我们为什么没有卖茅台,当时茅台PE高的时候是73倍,这和创业板市盈率是差不多的,我们认为茅台是高速增长的,而茅台经历了七年的时间确实是高增长的,另外还有一只股票就是万科,我们认为王石先生说的万科要达到两千亿的销售目标,而万科也确实达到了,它用七年的时间增加了2.12倍,但是你要知道当时2007年的时候,万科的市盈率是39倍,去年茅台最低的市盈率是8.8倍,万科的市盈率是5.9倍,中国两个最好的上市公司之一,业绩也确实实现了大幅的增长,但是当它的市盈率损失了,损失了85%左右,当一个企业确实是在高增长,而且你预期也是高增长,但是一旦它失速以后,这个市场的估值水准,全世界都会给它十倍以下,所以未来,今年或者是明年,或者是未来五到七年的时间,我估计创业板和中小板会非常严峻面临这个高估值的挑战。  当然,我也比较认同侯安杨先生刚才说的话,就是我们不理解的要理解,但是风险还是要关注。在国内或者在海外,我们完全是按照同一种逻辑、同一种价值观在投资,我们知道在海外如果我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那么我就出局了,如果海外投资了像獐子岛这样的公司,我第二天就清零了,可能损失90%,但是在我们的A股市场里面没关系,跌了20%或30%。如果你是重组上来了,如果重组消失,你理论当天会跌到15块钱左右,所以一般你犯错误的时候你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但是在A股市场非常幸运的是,如果你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你的惩罚是非常轻微的,而且你还会再犯。另外刚才侯总讲的确确实实乌鸡变凤凰的事情,在我们的A股市场会反复在演,所以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2015年应该是一个关键的改革年,这个改革年会打破我们过去所有的投资逻辑,我今天上午在办公室的时候,因为特别忙,我在听PE大佬注册制的观点,很多人不相信注册制会大面积的推开,是有节制的推开,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我非常担心,包括前几日,海通证券组织的上海二十个私募大佬在聊天,我看在座的不管是做PE的,还是做投资的都认为注册资本影响不会太大,认为我太单纯了。  但是我觉得过去我们二三十年资本市场建立的都是需求大于供给的这样一套体系,我们所有的价值观所有扭曲的东西都是因为这个导致的,2015年会不会因为这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我们市场出现黑天鹅的情况发生,我个人认为黑天鹅情况会发生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因为它的龙头打开了,过去我们的龙头打开的时候,这个水龙头规定今年只放一百家,以后这个水龙头打开,如果真的是交给市场的话,现在据说是交给深交所和上交所,当然会有总体控制,但是总的来说,全世界没有这样的逻辑,新股一上市天天涨停板,我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合逻辑的东西,不是合常识理解的东西都是短暂的。  真正有成长的行业公司是可以投资的,但是对小股票确确实实是要非常警惕的,但是在A股市场蓝筹股在刚刚过去几个月时间,现在突然变了,在刚刚过去前几个月,我们的蓝筹股变成“烂臭股”,估值输在起跑线上,邱总在这几个月是扬眉吐气,但是在半年前他还是在唉声叹气,开个玩笑,当然他肯定是内心很有力量。  但是,资本市场根本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会在2015年甚至是更久远的岁月发生。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是两个情况,火焰这边是蓝筹股的价值回归,海水这部分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绝大多数股票回归,也不排除创业板或者是中小板股票当中有类似的腾讯、百度这样的股票,但是真正有机会的股票,一定要让这个估值下来才有机会,比如说如果我们让创业板每年上来一千家,退五百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春天来了。像创业板平均PE80倍,你说再涨一倍,这概率很小,但是如果我们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能够出现真正的回归以后,比如腾讯这样的公司,我们会有一百倍甚至五百倍的可能性,但现在基本上这种可能性很小,所以真正的春天是这些经过2015年的颠覆性的投资理念,符合全世界规律的价值投资理念真正回归之后,我们的春天才真正的到来,否则是谁的春天?我个人认为是上午演讲那些PE大佬的春天,为什么?你想想一个上市之后八十倍四十倍在卖的东西,他前期五倍十倍投的,过去他们的日子很难,未来如果龙头打开,我投五倍的东西,上市八十倍卖,八十倍永远能撑住,你想这些人他们都可以蹦着上班,你想想这个逻辑是合理的吗,实际上这不是常识,真正的常识是这些人五倍投了,它上市六倍、七倍,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这才是合理的。然后我们再接着来投资,这样的产业链就正常了。  2015年,我交流了一些同行和管理资金的大佬都很保守,说注册制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是不是有这么大的杀伤力,我觉得2015年实际上是一个风险控制年,在火焰喷火的时候另外一方面要非常冷静,现在的注册制又不讲业绩,又不讲增长,你想想要八十倍的东西,那不是分分钟给你,又天天涨停板,这个逻辑在2015年至少会引起很多人的思考,但是会不会对市场产生大幅度的波动?我不知道,我惹味不常识的东西永远会出现不常规的一天。  如果像类似于腾讯、百度、唯品汇这样一些企业很小的时候进入到A股市场,那我们现在的成分股指数的构成比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今年是打破这样一些平衡,让真正很好的企业,或者说能够调整我们经济结构的企业,能够很好的有一个资本市场让它上市,然后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这样就让市场选择我投谁的票,让资本市场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说,我个人认为现在开始,如果说我们认为牛市是第一波修复,比如说上证500的成分股指数主要是金融、保险组成的,我相信十年后,我们的市值可能会更加健康,比如像蚂蚁金服、陆金所上市,那时候的资产是那么的健康和合理,春天就来了。  另外还有一个选择赛道的问题,这十年以来,我们也从几个股票赚了一些钱,一个是茅台,一个是腾讯,一个是白云山,我们在八、九块钱买白云山的时候,很多人不同意,包括现在有很大的争议,但是现在马云也入股了,还涨停板了,当然还有IT行业的一些公司。如果我们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由像蚂蚁金服这种类型的公司组成,可能也会有胜出的可能性。  菁英时代陈宏超:改革和创新驱动资本市场长牛  深圳菁英时代投资董事长陈宏超表示,我们当下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改革和创新将驱动中国资本市场长牛,我们也许正站在资本市场伟大时代的起点上。  陈宏超以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变革为例,认为中国在改革的驱动下将复制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的超级繁荣,在这一改革的新常态下投资要布局新成长,将深挖新消费、新医疗、新科技三大金矿。  陈宏超表示,回顾美国上世纪80年代,经济增速下了一个台阶,实体经济也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与中国目前经济形势非常相似。并且当时美国出现了储蓄率下行,同时又出现了科技产业崛起;同时在那个时候,美国也孕育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就是鼓励投资和创新,由于硅谷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崛起,大家看到科技产业占的比重在八十年代初期出现了井喷的态势。  陈宏超表示,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情形在中国也出现类似,就是我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另外,现在资金成本很高的情势也会慢慢离我们远去,将来我们的通胀会下来,资金利率会下来,经济增速会下来,接下来转换的是一个新的增长结构的大调整已经开始了。  陈宏超表示,美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一个美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巴菲特曾经在那个阶段讲过,说一些那个伟大的时代。今天,也许我们也站在资本市场伟大时代的起点上。  陈宏超认为,在那个阶段看到美国股市走出来一个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而真正引领美国经济不断向上攀升的真正内在动力,不是过去的传统工业,而是新兴产业。以通信产业为浪潮的新兴科技浪潮,推动了很多市场的不断崛起,也带动了很多优秀企业的快速增长。  陈宏超表示,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波澜壮阔的牛市中,传统的产业慢慢的退出了前100强、200强的舞台,而新兴的一些产业比如说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等行业慢慢占住了整个优势企业的前列。将来很可能我们也会重走美国的路,有很多迅速持续崛起的企业,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市值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甚至有的公司出现了上千亿的市值,所以这个阶段应该寻找最优势企业。  陈宏超表示,过去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新一届政府又带来更大的改革,改革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一些变化。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注册制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对未来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轮新的改革不会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不断观察,变化就开始了,而且这个幅度还会非常大。  陈宏超表示,即使到现在,中国创业板的市值也只有1.5万亿元,仅相当于半个苹果公司的市值,我们整个规模还非常非常小。在改革催生整个大背景,大环境的变化,未来转型方向在什么地方?  陈宏超认为,将来有两个方面会对我们的经济,对我们的企业,对我们的投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非常明显。一是颠覆性的创新,对过去和现在的很多事物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以手机为例,过去响当当的摩托罗拉、爱立信不见了,今天取之代替的是苹果、华为,将来要找到颠覆性的东西,而不是被颠覆。  陈宏超认为,将来在几个领域里面非常有机会,首先是新消费和新医疗,就是一老一少的问题,未来消费的新倾向, 80后、90后代表着未来的消费新趋势,还有就是老龄化,特别是现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慢慢开始步入老龄化,这一部分人将来会有医疗健康的需求非常大。  此外,陈宏超认为,科技会改变我们,创造很多新的东西出来,移动互联和物联市场会给我们产生出更多的东西。在未来市场当中可能会遇到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实应该思考一下,未来的长期因素是什么,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未来我们该搭上什么样的列车,这才是我们对投资者来讲非常重要的事情。  多和美投资张益凡:牛市才走完四分之一  多和美投资公司董事长张益凡表示,股市上涨1000点,核心逻辑是改革,改革让市场有了信心。在目前点位上,市场可能需要休息一下,但牛市并没有走完,而是像NBA比赛四节,目前只打完一节休息。  张益凡表示,对于上证综指1000点的上涨,市场有几种说法,有说是无风险息率下降,有说大类资产配置转换、还有说是经济见底,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些都是中间的过程体现,市场上涨的核心逻辑是改革。  张益凡认为,改革让市场更有信心,比如简政放权,注册制的改革使得股票发行更加市场化,注册制将打通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助力中小企业股权融资;而地方政府考核的改革,使得地方债务平台和影子银行失去根基,使得无风险利率开始下降,大类资产配置的变化才有可能。  张益凡认为,影响经济周期的有三要素,一是劳动力人口,第二是土地、资金,第三是技术进步;实际上,除了上述三个要素,还有生产关系的变化,改革就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  张益凡表示,市场阶段性涨到3000多点,应该要休息一下,但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是中场,而是像NBA比赛有四节,第一节结束了。但也要关注改革的力度和进度情况,同时市场休息调整阶段,也要谨防调整风险。  张益凡表示,即使从技术面分析,中国过去出现过两次大牛市,一个是1996年到2000年,一个是2006年到2007年,1996到2000年,中国和美国都是牛市,节奏就是世界是相通的,没有和世界不发生联系的偶然的世界;而到2006年,我们的牛市比美国晚了两年,有股权分置问题的压抑;而这次美国的牛市从2009年就开始了,一直涨到现在,我们A股没怎么涨,所以从技术层面分析,大家有点信心。  对于市场热炒的互联网金融,张益凡表示,全世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看到什么互联网金融的成功模式,即使美国也没有什么互联网金融。而国内热炒的某网站,实质就是折扣券商,只是搬到网上经营,即使没有互联网它也是券商。张益凡认为,金融是有本质和核心的,互联网永远不可能颠覆金融。  对于和去年四季度火爆的券商股,张益凡表示,感觉券商股确实高估了,因为国内的龙头券商市值都快要向高盛看起,但核心竞争力距高盛还差很远。  虽然认为牛市才走四分之一,不过张益凡也幽默的表示,如果出现以下情形,就要开始注意市场风险:  1、 媒体按照某种算法,中国的GDP世界第一,而且大家都认为我们确实是世界第一。  2、 太平洋上有我们3个航母编队  3、 日本发表类似村山谈话,对钓鱼岛问题不再强争。  4、 注册制之后,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发展,比如说腾讯、阿里要求回来上市,小米、华为、乐视的市值很大。  另外技术方面出现以下情形,也要开始注意风险:  1、 国际油价回到120美元以上  2、 通胀5%以上  3、 加息3次经济基本面依然很好  4、 市场整体估值是25-30倍,分析师仍然认为非常合理,因为高增长  5、 投资者赚了很多钱,大家认为还能上涨  上善若水投资总监侯安杨:牛市至少走了一半过程  目前我对市场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是牛市至少是走了一半的过程,如果你非要让我用一个比例来说,我认为是一个百分之六七十。  这是有依据的,其实邱总说的总体估值是有高有低,创业板PE是60倍,中小板、中证500是36倍,沪深是13倍,确实有高有低,但也不会简单把成长股和价值股体系拿来同一个数去估值,第二个因素是市场情绪,看今天的现场,可以看出市场情绪很热,这不是市场底部的表现,市场底部都是偷偷进场,而现在遍地都是股神,这个时候我坦承我会跑输大妈,我个人喜欢不瘟不火的市场以及熊市。另外一个因素是,当前新增资金很多,在牛市中很明显的表现是板块轮动,前阵子金融股很high,公募切换到金融股,节后公募的表现,和原来满手都是小盘股的表现不一样,去年12月很多股票是受到公募基金流动性的挤兑,出现一些下跌,所以一过了年,小股票就表现比大股票好。  很多人金融股感兴趣,我们做了一点研究,我认为金融是一次性的修复行情,券商、保险的安全边际非常有限,银行股还有很多利好没有兑现,比如43号文去年出来,城投债新增锐减,这里面的利好没有兑现,另外降准利好没有兑现,个人比较喜欢银行股。  今年个人倾向二线股,牛市炒二线股是比较常见,一线股追意义不大,但是我们做了很多二线股的配置,100亿市值附近,这些公司代表中国经济力量,而且价格合适,我倾向这里面的机会,有大机会的是大宗商品,价格季度波动,我们在努力的做研究。  我简单讲一下方法论的东西,总的来说我认为投资体系紧要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超越了工具的限制之后,比如说你熟悉了财务,熟悉了市场一些情况之后,可能你的方法论是更上乘的东西,是主要的,方法论是模型的模型,每个人在选股的时候是有模型的选择,你依据什么样的模型,你说你喜欢什么股,都

补习ib

alevel课程补习

a-level课程

alevel课程难度